【党建政务】附属上东小学党支部践行“两学一做”教育主题学习活动

发布时间:2016-08-30 点击次数:4897次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发扬“红岩”精神   争做教坛楷模

——记川师附属上东小学党支部践行“两学一做”教育主题学习活动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全体党员同志在渣滓洞纪念馆门口合影

红梅花儿开,朵朵放光彩!根据四川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党委提出的关于“两学一做”的具体要求,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小学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,专程前往重庆开展了以“发扬‘红岩’精神,争做教坛楷模”为主题的“红色之旅”学习活动。

本次活动历时两天,党员同志们在曾小钢书记的带领下,先后参观了红色革命遗址——“白公馆”和“渣滓洞”等革命纪念馆。

走进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白公馆,一种肃穆、阴森的气息扑面而来,一间间灰暗狭窄的囚房里面,留下了一段段悲怆壮烈的英雄传奇。这里关押的更多是高级别的革命志士,他们之中不仅有出身贫寒的革命者,还有家境殷实的地下党员,因为怀揣着同一个伟大理想而走到了一起,风雨同舟,生死与共。

“红岩上红梅开,千里冰霜脚下踩。三九严寒何所惧,一片丹心向阳开……”带着一份崇敬与感怀,全体党员又来到了渣滓洞。这里三面环山,地势隐蔽,本是一个小煤窑,后来改成专门关押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,这其中就包括《红岩》小说里的原型人物江姐(江竹筠)、小萝卜头(宋振中)等一批批革命烈士。望着审讯室里陈列的铁锁链、竹签、老虎凳等刑具,无不令人毛骨悚然,不寒而栗。但残酷的折磨和迫害不仅没能摧毁革命者们钢铁般的意志,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,很多人倒下了,但全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。这些革命者的鲜血,流淌在这片黑土地中,流淌在松林坡上,也流淌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悬挂着铁链的渣滓洞监狱

 

这些伟大的革命先驱者,在黎明即将到来之前,为了完成党的使命,保守党的秘密,为了缔造一个新中国,为了正义和光明,他们却未能迎来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,一绝永别,英勇就义。正是革命先辈们为了捍卫党的尊严,维护党的利益,革命者们没有畏惧退缩,没有贪生怕死,更没有变节背叛,而是选择了对党、对革命、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!在追求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、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,无数像江姐这样的革命志士们对党始保存着忠贞不渝的崇高理想、坚定不移的伟大信仰和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,抛头颅、洒热血,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部部感天动地、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,用身躯和信念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延绵不绝、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。这些优秀中华儿女可歌可泣、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,历久弥新,永垂青史。他们的光辉事迹也将永远昭示着后人、教育着后人,激励着后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认真阅读观看纪念馆介绍文字的党员同志

 

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。走过腥风血雨,迎来胜利曙光。今天,我们这些身处和平时期的教师党员,重新走进“红岩”时代,真切感悟“红岩”精神,无限感慨,无比振奋!

考察学习期间,学校党支部书记曾小钢还带领全体党员教师一起学习了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》、《做合格共产党员》、《忠诚与背叛》等重要著作。党员教师纷纷表示,自己今后一定要严格按照“两学一做”的基本要求,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,严格遵守党章党纪,讲道德,有品行,讲奉献,有作为,勤勉工作,锐意进取,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“红岩”精神,争做上东小学的教坛楷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