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校庆专题】四川师大举行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

发布时间:2016-05-14 点击次数:5284次

 

 四川师大举行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

 

--集团总经理李华平教授参加论坛并做主题演讲

 

为喜迎四川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,5月13日下午,四川师大在狮子山校区学术厅举行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。学校校长丁任重,副校长祁晓玲、李树勇、谢名春出席论坛以及来自50所中学、教研机构的校长、负责人、教师代表及我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、专家代表、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。集团总经理李华平应邀参加论坛并做主题演讲。本次论坛由副校长祁晓玲主持。

 

丁任重为论坛致辞。他代表全校4万余名在校师生员工,对来校参加“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”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,并向在70年发展历程中,给予学校关心、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。并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。

 

丁任重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,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发展教师教育、服务基础教育的情况,阐明了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,表达了学校对改革、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学校面向基础教育、依靠基础教育、服务基础教育的希望和决心。他说,学校作为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、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,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,坚守师范的责任和使命,努力为区域教育创新和基础教育发展服务,教师教育始终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和办学之魂。

他指出,培养高素质教师是学校的基本任务,开展教育科研是学校的重要职责,服务基础教育是学校的根本使命。他说,近年来,学校建设“质量工程”国家级项目171项、省级项目600项,10个师范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,15个专业入选四川省特色专业;建立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“四川教师教育研究中心”“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”等研究平台;与10余所中小学协同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,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20余项;培训各类教师70余万人次;采用对口支援、送教下乡、建立课程改革与教学示范基地、共建教改实验基地、组建基础教育集团、幼教集团等方式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和参与程度,承担了普格县、理塘县等地区的教育扶贫任务,切实履行了四川师大的社会责任。

论坛上,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李镇西、成都七中校长刘国伟、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、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李华平教授、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校长毛道生、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胡昳、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李松林7位专家围绕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,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主题演讲。他们根据各自的从教经验和教育实践,对教书育人、管理办学、教师队伍建设、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思考,带来了很多启发,提出了很多好的思路。

论坛采用“主题演讲+现场研讨”的形式,参会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,向嘉宾提问,并进行现场研讨。大家对新时期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、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开展及怎样选聘教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,现场氛围热烈。

祁晓玲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此次论坛以“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”为主题,重点围绕着“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”、“如何建设教师队伍”两个主题展开,通过今天的交流和研讨,我们收获了不少真知灼见,论坛上碰撞出了很多好思想、好经验、好做法,增进了基础教育界与学校的相互了解,加深了友谊。

 

祁晓玲强调,建设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,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师资,这既是四川师范大学的目标追求,更是我们的责任使命。学校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将更好地面向基础教育、依靠基础教育,更深入地走进基础教育、服务基础教育。我们希望与基础教育界的同仁们一道,在师范生培养、在职教师培训、教育教学实践、课程与教学改革、教育教学研究等各个领域携手共进、协同创新、合作共赢,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体,携手为建设教师队伍、办让人们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力量。 

 

·集团总经理李华平教授演讲观点摘录·

 

李华平:新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

    “供给侧改革,不是单纯数量的改革,而是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结构性改革。”这是李华平在演讲中为学校教育改革提到的有效途径。他在演讲中对供给侧改革的途径、方法、意识进行了思考,分析了学校教育新环境下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困难。他认为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,学校在教育上需要统筹兼顾,政府、学校、教师和教育市场协调、配合,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。